南京公園放生鵪鶉,南京棲霞寺“感應舍利”有何“感應”之處?
5、長干寺在幾年后改名天禧寺,從此,天禧寺蒸蒸日上,可惜,到了元朝末年,毀于兵火,只有寶塔巍然屹立。
6、明朝洪武初年,天禧寺得到了重建,然而,沒過幾年,太祖朱元璋認為天禧寺的圣感塔太高,在風水上來說,對他的大明江山不利,下旨將圣感塔移建到鐘山東麓,腳手架已經(jīng)全部搭好了,正要拆毀時,出了安全事故,有工人從塔上墜落,老朱大為震驚,認為是上天示警,收回了成命,并重新修葺,使得天禧寺塔煥然一新。
7、不料,一波未平,一波又起,永樂六年,天禧寺被一個惡徒放了把火,燒得是片瓦無存。四年后,明成祖朱棣下詔,為了報答父母的恩德,在天禧寺舊址,依照皇宮大內(nèi)的規(guī)制,重建寺院,賜額“大報恩寺”;并且在圣感塔的原址,用五彩琉璃磚瓦砌筑了九層寶塔,高達78米。此次修建,歷時17年之久,直到宣德三年才最后完工。建成之后,浮圖高聳,光耀云天,堪稱古代建筑藝術的奇跡。但是,報恩寺的主題也從供奉佛門的舍利,轉(zhuǎn)變?yōu)槊鞒勺鏋榱藞蟠鸶改干疃鞫?,使得人們漸漸忘卻了琉璃寶塔之下,地宮中埋藏的舍利。
8、清朝咸豐年間,國運衰敗,南京城厄運連連,太平軍搗毀了所有的寺院廟宇,到了咸豐六年,韋昌輝發(fā)動天京事變,炸毀了琉璃寶塔,從此之后,舍利也好,寶塔也罷,無人問津,屈指算來,已經(jīng)150多年了。然而萬幸的是,當年的感應舍利和佛頂真骨一直深深地埋藏在地宮之中,巋然不動,等待著盛世的重光。從公元1011年到2010年,整整一千個年頭過去了,這兩份佛門至寶的舍利終于重新出現(xiàn)在世人面前,當我們瞻禮舍利時,想到感應舍利坎坷的“命運”,不禁感到萬分的難能可貴,仿佛1700多年前吳王金殿上的光彩,1000年前舍利最后一次進入地宮隆重的場景,又呈現(xiàn)在眼前,令人浮想聯(lián)翩……
9、相對于感應舍利而言,人們對“佛頂真骨”的疑問似乎就少多了,僅從字面意思就很容易理解:“佛頂真骨”即是指釋迦牟尼佛的頭頂骨。
10、瞻仰過的人都會感到奇怪:佛的頭頂骨為什么那么厚呢?將近2厘米左右。如果按這個厚度來推測的話,佛的身體該有多高呀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