放生真的會有福報嗎,放生得大福報的九個真實案例
1、
放生得大福報的九個真實案例(沒錢放生怎么辦?勸人放生與親自放生獲同樣功德)
2、2012年7月12日56
3、(發(fā)愿放生行善,第二天癱病好了
4、直隸有個姓辛的,患了癱瘓癥,他有位朋友叫徐浩的,對他說放生的好處,辛說我病了一年多了,不能起床,如果能好,我發(fā)誓一生勸人行善,做宏揚感化人的工作,愛護所有的生靈。發(fā)愿完了,第二天,忽然由床上一跳,就起來了,行動象往常一樣。
5、放生米蟲,重病痊愈,喜得貴子
6、鎮(zhèn)江的周千秋,在北京做官的時候,每月官府給他俸祿的米,有很多米已生蟲。于是,他命令家中的仆人用簸箕上下扇動,把蟲子揚出去。蟲子落在地上,招來很多螞蟻啃它,雞又來吃它。他的妻子沈氏很憐憫這些小米蟲,叫仆人先把蘆席鋪在地上,然后用簸箕再扇動。簸揚完了,把蟲子從席子上收聚到一起,放到陶罐里,而且用揚出的米糠飼養(yǎng)它們。到了秋天,這些蟲子都變成蛹,由蛹生翅飛去了。
7、不多時,沈氏患了糖尿病,已經(jīng)到了很嚴(yán)重的程度。周千秋便用她救養(yǎng)米蟲事,來寬慰她說:“難道救活了百萬條生命的人,還會短命?”過了不多日,她的病果然就好了,又生了一個好兒子。
8、放生螺螄,遇風(fēng)浪化險為夷
9、有個姓王的,官作到待制,喜愛放生,曾經(jīng)買螺螄成千上萬放到水中。一天,他坐船到漢口去。長江上,突然刮起了大風(fēng),掀起巨浪。這個王待制,趕緊把正在念著的《金剛經(jīng)》,扔到水里去,大浪立即平定了。船到鎮(zhèn)江,他看到船尾巴下邊,有一物件,有時從水波露出來,有時潛伏在水里。王待制撈上來一看,是由千萬個螺螄結(jié)成的球,再打開一看,是他扔到水中的《金剛經(jīng)》,一點也沒有受到損壞。
10、船底撞礁破裂,放生螺螄補洞報恩
二、青島市放生護生協(xié)會官網(wǎng)網(wǎng)址
1、杭州的商人阮起鵬,又名云翰。小的時候,就立下了放生的志愿,認(rèn)為生命最多的是:螺螄和魚子。他看到這兩種水族,便把所有的錢拿出來買下放生;而且還懇切勸人,說是費錢不多,救活生命卻很多。因此,人們很多按照他所說的那樣來做了。在康熙庚申的這一年里,他坐船經(jīng)過富春江,船撞到在礁石上,船底破了。在大江里,正匆忙慌張、求救不能的時候,而水竟不進到船里。船靠岸邊一看,見有好幾萬條魚,回來盤繞在船的左右。那條船的破處,正有重重疊疊的無數(shù)螺螄給堵住了,所以,江水進不去,在江岸上打魚人們,看到?jīng)]有不驚訝的,但沒有敢下水去撈取的。
2、嘉善有個姓孔的到一親戚家,親戚留他吃午飯。將要殺雞給他吃,這個姓孔的極力勸阻。親戚不聽勸,他急著說:“我已立誓戒殺放生,絕不吃雞?!边@才勸止住了。
3、這天晚上,他住在親戚家里,他家白天正在搗米,夜里把大石杵懸掛在朽爛的屋梁上。他正睡在下邊。夜里一更多了,他在夢中忽然看到有只雞來啄他的頭,拂去有來。這樣驅(qū)了好幾次,還沒有停止。他受不了雞的干擾,于是就點火驅(qū)雞。剛離開臥席,那個大石杵掉了下來,落在他放腦袋的枕上。他于是明白了雞來報恩,經(jīng)常用這件事勸告人,千萬不要殺生。
4、勸人放生戒殺,一生順利無憂無慮
5、明代人吳文英,一生歡喜勸人放生戒殺,多做善事,可是常常被人討厭。朋友諷刺他說:“你勸人做善事,畢竟他人得好處,對你有什么益處呢?何必苦苦地讓人討厭?”可是,文英一點也不后悔,還是勸人放生,多做好事。后來他求教于聽雪大和尚。大和尚說:“我聽佛經(jīng)上說:一個人勸一個人做善事,得福兩個人分,一個人勸九個人做善事,得福十個人分。這個道理要堅信不疑,也可以推及類似的其他事情上。”從此文英更加勸人戒殺放生、多做好事了。而他一生沒有不稱心和憂愁的事出現(xiàn)過。
6、釣魚后知錯放生,愛子瘡疾痊愈
7、柳沂在伊水的邊上釣魚,釣了一條大魚,拿回家來了。七歲的小兒子在這天夜里,夢見魚咬他,嚇醒了。柳沂聽到兒子一邊叫喚一邊說:“方才有一條大魚咬我。疼痛得很厲害?!彼c燈一看,兒子胸前有個瘡正在流血,他駭怕極了!第二天,把釣來的那條大魚,又扔進水里。十幾天后,兒子的瘡也就好了。
8、放生百只麻雀,病愈喜獲報恩兒
9、鎮(zhèn)江有個姓范的,妻子因常年有病,身體衰弱。有個道人給他出了個藥方,—用藥米飼養(yǎng)一百只雀,到了二十一天,把雀腦子挖出來吃。范某就買來百只雀,用藥米飼養(yǎng)以便到期吃雀腦子。養(yǎng)了好幾天。范某到別的地方去了,他的妻子看著百雀嘆惜地說:“為我一個人治病,害死他們百條命。我寧愿死了也不這樣干!”于是,把雀籠子打開都放了。范某回來、埋怨并斥責(zé)了妻子,但是,妻子一點也不后悔。不多日,妻子的病就好了。后來生下了一個男孩,兩個胳臂上個有一個黑點,像飛雀的樣子。
10、天府最重視放生,勸人放生與放生同樣功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