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市關于放生的規(guī)定,北京廣化寺
3、北京豆汁根本不是故意做的,它是用綠豆做粉絲、粉皮的下腳料!純凈的淀粉拿去做粉絲、粉皮;剩下青中透綠的下腳料,放在一邊令其發(fā)酵,待發(fā)出酸味來,就成豆汁了。店家以極便宜的價錢買來,經(jīng)過加工,再作為成品出售。既然已經(jīng)變酸發(fā)臭了,還有什么可加工的?沒這么簡單。生豆汁不能喝,煮得滾開爛熟,可就又沒酸臭味了,怎么辦?更老輩的北京人發(fā)明了好辦法:把生豆汁買回去也來一次沉淀,見細碎的固體顆粒物都沉底了,就把上邊發(fā)過酵的綠色湯水,放進鍋里煮。待湯水見開,立馬舀一勺沉淀物投進去,一次只加一勺,再開再加,這就叫“勾兌”。要加多少勾兌出來才不濃不淡,臭中有香,酸得可口?這里就大有學問。要不然當年盡管有走街串巷推著車賣生豆汁的,人們還是寧可多花兩大枚進豆汁店去喝呢!一來是店里有專門搭配豆汁吃的焦圈,二來是買回生豆汁很難勾兌得可口。
4、其實店里豆汁進價本兒低,賣的也不貴。五十年代,著名的店家如豆汁何、豆汁徐、豆汁張,一碗豆汁也只賣幾分錢,加上倆焦圈也不過兩角大洋。便宜歸便宜,可北京人并不只為了省錢才喝豆汁,就為的找這一樂。北京人喝豆汁不分窮富,你到“豆汁何”、“豆汁李”門口看看,既有趿拉著鞋手里掂著銅板來喝的,可也有袍子馬褂衣裝坐包月車來的。既有膀大腰圓賣力氣掙飯吃的體力勞動者,也有穿長衫別鋼筆的文化人。十多年前,不忘城南舊事的林海音先生從臺北來到北京,舒乙和我問她:“您幾十年沒回來了,有什么要我們幫忙的事嗎?別客氣!”她說:“別的事沒有,就想叫你們領我去喝碗豆汁?!蔽腋嬉揖皖I她去了“炎黃美食城”。吃其他小吃時挺謙遜、挺穩(wěn)重,豆汁一上來她老人家顯出真性情來了,一口氣喝了六碗她還想要,嚇得我和舒乙連忙擋駕說:“留點肚子明天再喝吧您哪,別嚇著我們!”她說:“這才算回到北京了!”我說:就憑這一點,林家六嬸就既是臺灣人,又算得地道老北京!
5、北京佛教協(xié)會2012年4月12日表示,屢屢在公共場合挑戰(zhàn)公眾道德底線的"和尚兄弟"已引起北京市佛教界信眾的憤慨,希望對這一詆毀佛教形象、傷害佛教信眾感情的事件給予堅決處理。
6、穿著僧侶服,帶女子酒店開房,銀行存巨額現(xiàn)金,地鐵里公然喝酒——一對來歷不清的"假和尚"4月1日起在微博上迅速躥紅。前日,中國佛教協(xié)會明確表態(tài)稱,兩名男子系假冒僧人。媒體認為,二人上演的一系列傷風敗俗的惡作劇,已引發(fā)了社會輿論的集體憤怒。
7、北京佛教協(xié)會副會長、廣化寺方丈怡學法師認為,這一"惡搞"事件不僅是向佛教界挑戰(zhàn),亦是向整個社會道德底線的挑戰(zhàn)。"他們對宗教缺乏神圣感、敬畏心,無視道德,根本原因是心中缺乏信仰。"
8、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主任、廣化寺監(jiān)院定明法師提醒廣大市民,公共場合穿著僧侶服向行人兜售物品、主動跟行人搭訕聊天的所謂僧人"大多都有問題"。真正的僧侶是不出去乞食化緣的。我們熟知的"托缽乞食"是佛家一種修行方式,有著嚴格的規(guī)范限制,集體出行、不追著討要、不多言。這種修行方式主要存在于印度、泰國等地佛教,漢傳佛教已經(jīng)沒有這項內(nèi)容了。
9、北京大學法學教授姜明安表示,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》第二十七條第二款規(guī)定:"冒用宗教、氣功名義進行擾亂社會秩序、損害他人身體健康活動的",可以"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,可以并處一千元以下罰款;情節(jié)較輕的,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,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。"可以依此對兩名假冒和尚進行處罰。"使用的是頓號,意味著只要觸及一項就適用該條文。"姜明安稱,因此即使沒有詐騙、傷害等行為,同樣可以進行處罰。
10、云居寺位于北京西南郊75公里的房山區(qū)境內(nèi),因藏有萬千珍貴的佛教石刻經(jīng)板而著稱于世??坛蛇@些石經(jīng),從隋至明歷經(jīng)千年,是我國繼萬里長城,大運河之后的又一浩大工程??胺Q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圖書館,向有“北京敦煌”之譽。